美国缘何继续QE3?
2011年上半年,在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下称QE2)6000亿美元额度行将结束之时,市场普遍预期美国不会再进行第三次量化宽松(下称QE3)。原因是,美国经济已开始复苏,不再需要QE3来刺激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者甚至乐观地认为世界经济不会再二次探底。当时,笔者就有一个非常明确地的判断,即未来世界经济必然二次探底甚至硬着陆,美联储也必然进行新一轮量化宽松。
该结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个人认为,简单说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其本质是一场信用危机,是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从政府到机构再到个人,过度透支1929年以来建立起的信用体系所致。这场信用危机,美国虽通过两轮量化宽松政策,部分将债务压力外移,但大部分债务则仍藏在美国经济体内部并未被有效转移,危机只是被货币泡沫和新会计准则给掩盖了而已。
美国的作法逻辑很简单,即一方面通过新会计准则调整企业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将企业的债务黑洞转到政府身上,然后再通过主权信用,通过释放大量美元向全世界稀释原油债务,并最终解除自身危机。但是,相比债务的规模和不断产生的新债务,这种向外释放的速度并不够快,因此在被彻底对外转嫁释放之前这些债务也并未真正消失,而仅仅是隐藏在美国经济体内而已。这本质上只是将危机压力后移,并未彻底解决。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奥巴马政府的一个任期内,国债规模就从10万亿美元左右暴增至16万亿(美国财政部2012年9月4日发布报告,美国国债规模已超过16万亿美元)美元以上。相比高速增长的债务规模,美国的财政能力却并未随之增加,这就是信用危机转移的一个经济现象。随着美国政府财政能力的下降,它根本无法长期背负如此巨大且不断快速增加的债务。如今,美联储如此的低利率,美国的GDP哪怕以3%年增长率增长,最迟到2020年GDP增长部分也难以支付国债利息。更何况,2012年美国GDP增速预计只稍超2%,后面经济增长将更为乏力,而国债增长速度却没减速趋势,如此一旦利率出现上升,则危机必早早到来。为了避免债务危机进一步爆发,美联储必须保持几乎零利率以保持经济稳定。
为了维持低利率以减少利息支付,为了稀释美元含金量、刺激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从而达到继续延缓危机爆发时间的目的,美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再推QE3,直到将危机转嫁或自己无法支撑危机爆发为止。
美国缘何此时QE3?
那么,为何美国不在QE2后接着就进行QE3,而是进行一年多扭转操作后才再次QE3呢?
一方面,由于大规模发行国债,美国过去所发行的长期国债规模已过大,这就可能出现集中还债压力过大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主权国家持有美元国债增加到万亿规模,美国的金融安全也是问题。因为,考虑到美国国债及企业隐藏债务的规模,低利率是美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的关键,利率不稳定也是美国金融稳定的死穴。所以,若有大量长期国债持有在少数投资者手中,在某个时间节点出现长期国债集中抛售的情况,就会直接冲击美元利率市场,影响到美国金融稳定。鉴于此,美联储通过向市场释放短期国债换市场中的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就成了释放金融系统风险的必然操作选项。也是不直接从QE2直接过渡到QE3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美联储虽通过新会计准则和货币泡沫暂时掩盖了债务黑洞,但并未真正实现有效转嫁。表现在美国的经济资产负债表上,就是政府负债大幅增加,机构债务压力减小。这种报表游戏,让美国金融机构获得大量流动性,当这些流动性无法有效释放在外时就只能大量堆积。特别是QE2刚结束时,这种流动性充裕程度在美国金融机构中更加明显。若在QE2结束时立刻进行QE3,由于大量美元流动性无法向外释放,其很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对美国经济进行反噬的局面,恶性通胀就可能在美国内部爆发。恶性通胀必然直接引发加息动作,加息又立刻会引爆更大的债务危机,美国经济无法承受。
基于上述两两方面因素,再加上经过两次量化宽松后美国经济有所会问,所以在QE2结束后没有立刻展开QE3,而是一年多后才再次宣布。
不过,针对当前的QE3政策,个人认为美国人选择的时机并不理想。更稳妥的做法是,将这一政策选项交给下一任总统。原因是,已经经过两轮量化宽松的美国,大量美元流动性仍然被囤积在美国的金融机构中,在未找到更多向世界释放流动性的办法和渠道前,盲目推QE3,徒增美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事实上,为了达到大量向外释放流动性的目的,美国一方面向中国施压开放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利率的自由浮动,还在不断寻求欧盟的配合。针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的施压自不必说,和欧盟谈进一步合作也早已开始。早在2011年9月,美国财长盖特纳就曾为此专门参加欧洲各国财长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杠杆化建议。当时盖特纳和索罗斯一个官方一个民间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无论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言下之意都是希望EFSF杠杆化由美元作为背书并让美联储或美国机构参与。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在自身无足够能力向外释放流动性的情况下,美国一直对流动性反噬美国经济非常忌惮,所以美联储内部在针对QE3争论一直很激烈。但是,哪怕到QE3政策实施,向外释放美元流动性渠道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欧洲央行9月初独自发起无限量购债的货币宽松计划,双方并未达成妥协。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还是在奥巴马任期最后阶段推出QE3,个人认为最重要原因在于三点:
一、 美国经济的确已有些支撑不住。这一点从美国最近几个月经济数据上可以看出,美国2012年7、8两月失业率均有上升。经济提振乏力,是美国不得不QE3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 欧央行宽松计划促发美联储跟进。欧洲央行2012年9月上旬展开欧元无上限购债计划,这促使美联储跟进,美联储QE3每月400亿美元购债并未设购债期限和总量,这和欧央行无限期购债计划异曲同工。
三、 奥巴马竞选连任需要。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和三名外交官在示威中被火箭弹袭击致死事件,使奥巴马竞选连任是一个不小打击。为转移视线并在经济上取得更好成绩,QE3最终成为选项。
QE3对世界影响几何?
鉴于美联储QE3政策在金融安全性考量上的欠缺,以及有为奥巴马竞选连任寻求支撑的私心存在,使得QE3政策出发点本身存在问题,本质上又是一种政策透支行为。所以,站在非美国角度考虑,由于美国早晚必出QE3,在其相对安全系数较低时出台比在风险被排除后再再出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来说会更有利,且在靴子落地后应付将更有针对性。
因为,一方面基于金融安全因素美国在QE3时无法做到肆无忌惮,每月400亿美元额度比QE2时的600亿美元少了三分之一。量化宽松规模的降低有利于降低短期恶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如此仓促推出的政策,未来一旦美元泛滥对美国经济反噬,宽松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危害就会适当降低。
当然,QE3毕竟是准世界货币——美元搞的量化宽松,这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通胀压力。大宗商品会因此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诸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将会因此受损。
同时,由于流动性宽裕,世界很可能在世界经济危机继续深化并硬着陆前,再来一轮资产价格泡沫。但是,单纯由流动性吹出的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必然会破灭。所以,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最终会因美元流动性过度泛滥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洗劫。当然,鉴于美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最终若无法将危机转嫁,一旦危机爆发其也必然承担相应严重后果。
当前,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很有必要做好防范美元流动性的恶性流入。特别是中国,要特别注意相应风险。因为,美国搞QE3释放流动性最大对象就是中国。据法媒报道,9月13日美联储宣布QE3政策当天,美驻华大使骆家辉就在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人民币仍然被低估,升值幅度还远远不够,并表示要继续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美国的司马昭之心显露无疑。在对待汇率问题上,中国一定避免两种错误策略:一是对欧元和美元同时升值;二是避免继续兑美元大幅升值。而且,在汇率问题上,一旦遭遇金融攻击,应对要绝不手软,包括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的终极武器。
欧、美无限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最终结局必有输家和赢家。输家和赢家并非由量化宽松决定,量化宽松只是将危机暂时延后,且这种延后能力都并非能够无限扩展,危机早晚爆发。危机爆发后最终谁来埋单,并不取决于谁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而是未来博弈中谁能取得胜势,博弈却并非仅仅金融层面。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欧、美先后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出口是有利的。只要欧美危机晚爆发一天,其消费就能带动发展中国家出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尽量降低欧美货币宽松对自己国家的不利影响外,应利用好它们将危机爆发继续延后的这些时间,继续加速进行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整合,降低自己对欧美经济的依赖,以在将来一轮博弈中尽量占据更有利的位置。